中国健康在线_中国健康行业垂直门户|传递健康养生资讯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预防 > 哮喘喝什么茶好 小儿哮喘和肺炎的区别是什么

哮喘喝什么茶好 小儿哮喘和肺炎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17-12-15 11:42:00

人气:

来源:

类别:疾病预防

导读: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很多人饱受哮喘的折磨。那么哮喘喝什么茶好?接下来和小编看看哮喘适合喝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抵抗力比较差,容易犯病。有些人分不清哮喘和肺炎,不妨和小编看看小儿哮喘和肺炎的区别!

哮喘喝什么茶好

红茶

材料:红茶5g,98度过滤水。

做法:

1、烧水,水开后,打开壶盖2分钟左右,冲泡洗茶,洗去灰尘、杂质。

2、再次倒入98度开水,盖上茶盖约30秒,将茶汤倒出来即可。

小贴士:红茶有缓解哮喘的功效。

橘红茶

材料:橘红3-6克,绿茶4-5克。

做法:用沸水先冲泡一遍橘红和绿茶,然后再入沸水锅中隔水蒸20分钟。

小贴士:此茶润肺清痰,理气止咳,对于哮喘引起的咳嗽痰多,痰粘不易咳出都有效果。

苍耳子茶

材料:苍耳子12克,辛夷、白芷各9克,薄荷4.5克,葱白3根,茶叶2克。

做法:将所有的材料一起研成细末,沸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小贴士:此茶可以祛风、发汗、通窍,对于哮喘引起的恶寒发热有缓解效果。

荞麦蜂蜜茶

材料:荞麦面120克,茶叶6克,蜂蜜6克。

做法:茶叶研末,与荞麦面、蜂蜜和匀。每剂为20克,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成。小贴士:此茶可以清热,平喘,适用一般性哮喘。

小儿哮喘和肺炎的区别是什么

小儿肺炎表现的症状,小儿哮喘也会有

小儿肺炎是3岁以内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冬春季节高发,小儿肺炎主要表现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等症状,并且孩子在患肺炎初期既可能精神并无明显变化,也可能精神状态不佳。

这些症状小儿哮喘发作时也会发生。所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别还是很难的。

小儿哮喘反复发作,肺炎大多则一次性治愈

小儿哮喘反复发作,有时一个月发生很多次,这是区别小儿哮喘与肺炎明显的区别,小儿普通肺炎一般需要治疗7-10天,抗菌药物一般用至体温正常后5-7天,支原体肺炎可能时间会比较长,一般是2周到3周可以得到好的治愈,除非治疗时间过短或不彻底,即没有完全治愈。

但是小儿哮喘本身就是一个慢性的炎症,然后又与遗传、体质有很大的关系,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反复发作,有时一个月会发作好几次

小儿哮喘90%与过敏有关,肺炎就没有关系

小儿哮喘发病是由于花粉、粉尘、虫螨等过敏而引起,表现以哮喘为主,可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有家庭和个人过敏史,有婴儿湿疹史的更容易得小儿哮喘;发病年龄4~5岁以后多见,治疗原则为解除过敏原,控制哮喘发作。

而小儿肺炎主要和个人体质和日常饮食护理有关,比如说宝宝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还有小孩爱吃过甜过咸的食物影响宝宝的肺部

所以说过敏是区别小儿哮喘与小儿肺炎最重要的区别

小儿哮喘一定要注意生活中可能的过敏原

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做到细心观察有可能引起宝宝急性哮喘发作的物质,明确后要将其从生活当中剔除,避免宝宝与其接触,并采取相应的脱敏治疗。平时加强锻炼,如做冷水浴,干毛巾擦身等。避免感冒,过劳及情绪波动过大。生活当中有可能会出现的过敏源有:

1、生活用品:香烟气味及烟灰、被铺衣物脱落的毛线以及螨虫、煤炉的烟雾、空气清新剂、喷洒的烟雾、扫地飞扬的尘土、带毛的动物、汽车尾气,树和花的花粉、强烈的气味和气雾剂等等。

2、病菌感染:致病菌落及其产生的毒素,例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及其产生的毒素都有可能引起哮喘发作。要知道,感冒、流感常常是哮喘发作的诱因。宝宝的哮喘可以与鼻炎、咽炎、扁桃体炎、肺炎等同时发生。

3、易致过敏的食物: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和饮料,肥腻食品,甜品,海鲜,鸡蛋,牛奶,各类重口味香料等等,也可能是过敏原。

4、致敏生物:花粉、动物脱落的毛发与粪便、细菌、螨虫、苍蝇、蟑螂、鱼虾蟹等异质蛋白等。

小儿肺炎的护理

1)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以改善小儿呼吸功能。

2)对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寒冷季节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4)定期健康检查,按时预防接种。

5)注意加强锻炼,可根据年龄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如果孩子成天居住在门窗紧闭的居室内,对外界空气适应能力就差。到户外活动时,注意适当增加衣服。社会上感冒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家里有人患感冒时,不要与孩子接触。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中国健康在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健康在线 Copyright@ 2018-2028 www.chinahmos.com.cn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中国健康行业垂直门户:中国健康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