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在线_中国健康行业垂直门户|传递健康养生资讯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保健 > 医学人物 > 牢记专家所说这五点,二甲双胍服用效果更好

牢记专家所说这五点,二甲双胍服用效果更好

时间:2021-03-09 09:37:53

人气:

来源:

类别:医学人物

标签:

导读:受访专家:赵维纲,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一般老药常面临‘被替代’的命运,二甲双胍却经久不衰。”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维纲教授表示,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

受访专家:赵维纲,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http://img.danews.cc/upload/images/20210309/64c010e966ae293d4518c6e66db05484.png

“一般老药常面临‘被替代’的命运,二甲双胍却经久不衰。”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维纲教授表示,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使用广泛是二甲双胍的一大亮点。

那怎么服用才能发挥好药效?赵维纲教授提示了这五点。

服用剂量:总量要达标

二甲双胍起效的最小推荐剂量为500mg/天,最佳有效剂量为2000mg/天,成人普通片可用的最大剂量为2550mg/天,除了缓释剂型,可以分次服用。赵维纲教授说,“二甲双胍在最大剂量范围内存在剂量依赖性,随着病情的需求或者不同患者的状态可以逐渐加量,可以使得效果进一步提升。在临床中,绝大部分患者需要达到1000mg/天以上,才能达到一个应有的药效。如果达不到有效剂量,降糖效果也会打折扣。”

无论是刚确诊的患者,经过了一段时间治疗的患者,还是正在联合用药的患者,在二甲双胍的服用剂量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剂量更多还是取决于患者本身的耐受程度,在可耐受的前提下,足量用到最大剂量最合适。

服用时间:餐前餐后均可

关于二甲双胍的服用时间,说明书上只写了“随餐服用”,那到底是餐前还是餐后服用好呢?

赵维纲教授说,从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来看,它跟进餐关系不大,可以饭前饭中饭后服用。饭前服用对餐后血糖有兼顾的作用,但同时可能带来更多消化道系统的不良反应,比如说腹泻。如果患者遇到这种不良反应,可以调整到饭后服药,甚至在空腹状态下吃也是没有问题的。此外,还可以通过服用控释片、缓释片、肠溶片,来尽量规避消化系统的刺激反应。

服用人群:儿童老人均可用

在儿童糖尿病领域,不管是1型还是2型,目前都比较缺乏口服降糖药,因为许多药物都缺乏在儿童人群中做安全性方面的验证。

“目前获批在10~16岁这个年龄段儿童中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也就是二甲双胍。尤其是格华止,在说明书上明确写到10~16岁可以使用。”赵维纲教授强调。

在老年糖尿病领域,二甲双胍刚上市时的说明书上还曾提示70岁以上的老年人谨慎使用,但近几年说明书也有所调整,年龄已经不再是这个药的限制因素,而是取决于患者的肾脏功能。在国内,如果患者的肾功能eGFR>45 ml/(min·1.73m2)就可以使用。

选择剂型:切勿频繁更换

“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主要的药物,成分来讲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厂家、品牌生产药品的工艺会有一些差异。”赵维纲教授解释,工艺的差异会造成药物服用之后崩解吸收的差别,在药物疗效上可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别。

赵维纲教授建议,在治疗过程中,不要频繁更换剂型,最好用一个剂型,在这基础上来滴定它的剂量,或者是选择合用其他的药物,患者的血糖控制相对会比较稳定。

出现副反应:先减量,耐受后再加量

二甲双胍比较常见的副反应是对消化道的刺激反应,包括恶心、腹泻、影响食欲,或是服用第二天口中有金属味等等。如果服用二甲双胍后副反应较重,首先可以减量,减量以后慢慢建立耐受,如果能够耐受,就可以继续使用,等适应一段时间后,患者的症状会减轻或者消失,就可以逐渐加大剂量。

赵主任强调,如果存在硬性指标超标就要小心,不能够耐受比如肾功能不好,eGFR<30ml/(min·1.73m2)就要停止使用。糖尿病出现急性并发症或者是糖尿病患者出现急症状态,这两种情况都要停掉口服药包括二甲双胍,而采用胰岛素治疗。

内容来源:健康时报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中国健康在线!
相关阅读
  • “神医华佗”——东汉末年医学家

    “神医华佗”——东汉末年医学家

    对于神医华佗,我们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华佗一生行医各地,被后人们称为“外科圣手”,后来又被人称为“神医华佗”,那么大家对于华佗还有哪些了解呢?..
  • “本草药王”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

    “本草药王”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

    我们大家都知道,《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著,耗其毕生精力踏遍中国,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那么大家对于李时珍还有哪些了解呢?..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健康在线 Copyright@ 2018-2028 www.chinahmos.com.cn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中国健康行业垂直门户:中国健康在线